金属化纸介电容器
1.电解电容容量变化的原因
电解电容在使用或放置过程中,其内部的电解液会逐渐干涸,导致容量发生变化。这是由于电解液中的水分逐渐蒸发,使得电解液的浓度降低,从而影响了电容器的容量。
2.电解电容击穿与漏电的原因
电解电容的击穿与漏电问题通常是由于所加电压过高或电容本身质量不佳引起的。当电压超过电容的耐压值时,电容内部会发生击穿现象,导致电容失效。如果电容内部存在杂质或***坏,也容易导致漏电现象。
3.判断电源电容好坏的方法
判断电源电容的好坏一般采用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测量。以下是具体的测量步骤:
1.测量漏电电阻值:按照测量电容漏电的方法,测出其漏电电阻值。
2.交换表笔测量:将万用表的两根表笔交换一下,再进行一次测量。
3.判断极性:根据两次测量中的漏电电阻,即可判断其极性。因为黑表笔连接万用表内电池的正极“+”,所以漏电电阻较小的那次测量中,黑表笔连接的是电容的负极。4.电解电容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电解电容正负极的判断有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拿出一个电解电容,观察其外观特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辨别方法:
-胶管标识:胶管一端印有负极的标示,另一端正极则不表示。
引脚标识:引脚处有带网格的一端代表负极,另外一端则表示正极。
导针型电解电容:这种电容的正负极可以通过电容套管上印刷的负极标识线来判断,通常是白色或者黄色等。导针型(引线型)电解电容器
对于导针型电解电容器,正负极的识别方法如下:
-根据导针长度判断:长脚电容器可以根据导针的长度判断正负极,比较长的一侧是正极,另外一侧比较短的是负极。套管上印刷的负极标识线:套管上通常会有负极标识线,可以根据这些标识线来判断正负极。
电解电容符号的正负表示
电解电容的正负极需通过它的标识来确定。以下是常见的标识方法:
-标记:电解电容通常在外壳上标有正负极标识,例如“+”和“-”符号。
长度:电解电容的正极引脚通常比负极引脚长一些。
极性标识:电解电容在原理图上通常会有极性标识,例如箭头指向正极。电解电容符号正负极图解
电解电容的符号通常会在外壳印上一些文字或者符号,如“+”、“-”、“正”、“负”等,来指示其极性。正极一般为长脚或标有“+”号,负极则相应为短脚或标有“-”号。
电解电容区分正负极
以下是几种区分电解电容正负极的方法:
-电容套管白色银边且有“一字”标识的侧端引脚为电容负极,另一侧端引脚则为电容正极。
新的电容引脚长的为电容正极,另一引脚则为电容负极。
焊片铝电解电容:焊片铝电解电容又称之为牛角电容,目前所有厂家都是选用“负极标识”,即套管“-”标识所对应的焊针为负极。箔式钽电解电容器和金属化纸介电容器
-箔式钽电解电容器:内部采用卷绕芯子,这种电容的正负极可以通过电容套管上印刷的负极标识线来判断。金属化纸介电容器:这种电容的正负极可以通过电容套管上印刷的极性标识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