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 教案,散步教案两课时

2025-02-20 09:40:36 59 0

《散步》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自读课文,通过讲述一家人散步的平凡小事,展现了家庭间的亲情和尊老爱幼的美德。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实践活动,深入理解课文问题,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1.知识与技能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问题和作者的观点。

学会欣赏自然景物,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3.实践活动

编写散步对话或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散步活动,观察身边的景物,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第一课时:散步词汇与句型学习

散步词汇与句型

-词汇:散步、景色、美丽、和谐、温馨、快乐、轻松、悠闲、散步道、公园、草地、树木、花朵、小鸟、山川、河流等。

今天,我们一家人去散步。

散步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

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散步让我们身心愉悦,心情舒畅。

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色,引起学生对散步的兴趣。

2.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句型练习:通过情景模拟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练习句型。

4.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散步对话与故事创作

-教学目标:通过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情境模拟:设定一个散步的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2.对话练习:根据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对话练习。

3.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对话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不足之处。

散步故事创作

-教学目标:通过故事创作,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故事问题:以散步为题材,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有趣的故事。

2.故事情节:指导学生构思故事情节,注意情节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3.故事语言: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使故事语言生动、形象。

4.故事鼓励学生给故事一个意想不到的,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通过两课时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散步的相关词汇和句型,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培养了热爱生活的情感。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