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与使命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肩负着地震预警研究的重要使命。该研究所专注于地震预警技术的研究,旨在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在汶川地震后,研究所得到了***、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区等各级***的大力支持,包括资金、政策和项目等方面的援助。科技部、中组部、国侨办、省侨联、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应急办、成都市防震减灾局、成都市科技局等部门也给予了广泛关注和帮助。
2.地震预警技术
在王暾博士的带领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北京时间0时5分,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21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0.74度,东经104.46度,距成都市38公里。四川省地震局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各部门人员到岗待命。本次预警触发手机、电视的范围较广,这是由于预警震级大于等于6.5级时,预警系统将自动扩大预警范围。
3.多灾种预警
除了地震预警,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还关注其他灾害的预警,如山洪灾害和高温预警。例如,成都市水务局、成都市气象局于2024年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预计从20时起的未来24小时,都江堰市、彭州市为山洪灾害蓝色预警区域,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成都市气象台还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我市武侯区、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高新南区、高新西区和青白江区的所有镇(街道)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4.科普大会与交流
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大会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本次大会特别邀请天仪研究院CTO任维佳以《遥感卫星如何服务灾害救援》为问题进行报告。报告结合天仪研究院项目研究,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关于遥感卫星在灾害救援中的应用的宝贵经验。
5.地震震级与烈度
地震震级是地震的属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烈度是地震对某个地区的影响,震中高,越往外越低。震中烈度和震级有关。设防烈度可以简单理解成某个地区475年内所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烈度。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凭借其卓越的地震预警技术,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未来的日子里,该研究所将继续致力于地震预警技术的研究,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