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京津翼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
在新时代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为***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小编将深入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分析其在不同方面的具体表现和未来发展趋势。
1.协同机制健全,成效显著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联合融合、同向发力,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在广度、力度、深度上持续发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取得显著成效。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品质深入推进的新阶段,为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统计监测体系优化,区域发展指数提升 为更好地反映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202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办公室对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将指标体系名称调整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调整后的指标体系测算了2014—2023年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指数达到新高度。
3.产业协同纵深,先进制造业集群崛起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京津冀携手成功申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大亮点。例如,《计划报告》在论述2025年推动京津冀产业升级时,明确提出要向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变。
4.环京津经济廊道建设,辐射全省 ***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发挥环京津地缘优势,打造联通京津、辐射全省的经济廊道。此举有助于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5.城市总体规划深入落实,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区 深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纵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强化一核引领、三地协同,努力打造***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6.***级集群特点鲜明,支撑战略发展 京津冀地区拥有7个***级集群,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突出战略导向,7个集群中有5个由京津冀三地联合共建,形成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二是聚焦重点领域,涵盖了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
7.产业走廊初具形态,转型升级加速 京津冀走向产业现代化的脚步也在不断提速。制造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河北廊坊、保定、石家庄等地服务业发展迅速。2013年至2022年,京津翼协同发展在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协同机制、统计监测、产业协同、城市规划、***级集群等。这些领域的协同发展,为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在未来的发展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继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