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表面氧化处理
铝作为一种轻质且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在铝表面进行氧化处理,不仅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还能赋予其独特的装饰效果。小编将详细介绍铝表面氧化处理后的钝化方法及注意事项。
1.铝氧化膜的特点
铝氧化膜是铝与氧气反应形成的氧化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通常,通过铬酸阳极氧化得到的氧化膜厚度为2-5微米,空隙率低,膜层质软,耐磨性较差。由于铝的溶解少,形成氧化膜后,零件仍能保持原来的尺寸和形状。
2.铝氧化膜的退除
在铝氧化处理过程中,若需要去除氧化膜,通常采用碱性化学溶液进行处理。根据材料类别和铝工件的表面情况,也可选择酸性溶液。在退除过程中,需注意油污的处理。若铝工件表面的油污较少,可同时进行除油和除氧化处理。
3.表面处理
对铝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油污、氧化物和杂质。常用的清洗方法包括碱洗、酸洗和溶剂清洗。清洗后要及时过清水漂洗。
4.钝化处理
使用铝钝化液对清洗后的铝件进行钝化处理。常见的钝化方法有:
4.1化学钝化
化学钝化是指利用化学药液在铝件表面形成氧化膜的方法。常用的化学钝化剂有铬酸钠、硫酸铜和硝酸铝等。化学钝化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但钝化膜较薄,耐蚀性相对较差。
4.2电化学钝化
电化学钝化是指利用电解的方法在铝件表面形成氧化膜。这种方法将铝材浸泡在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中,使铝材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一层氧化物薄膜。电化学钝化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处理效果相对较差,膜层较薄,耐腐蚀性较弱。
5.后处理方法
常见的后处理方法有封孔处理、涂装和电泳等。这些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铝件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效果。
6.钝化处理后的处理
铝件表面经过钝化处理后,有时会出现发黄的情况,这是铝表面氧化的结果。如果要去除这种发黄现象,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6.1酸洗法
在弱酸溶液中将铝件进行浸泡,在适当的时间内能将其氧化层去除,还原成较原始的铝色。
6.2抛光法
通过机械抛光或者化学抛光等方法,将表面的氧化物材料进行研磨和去除,可使铝件表面恢复光亮。
7.铝合金喷涂型材的前处理
铝合金喷涂型材的前处理通过除去表面油污、尘埃、氧化皮后,再形成一层钝化膜。该膜不仅能增强耐腐蚀性,而且能提高涂层与基材的附着力。传统的前处理采用六价铬钝化工艺(即铬化),但近年来,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六价铬钝化工艺逐渐被淘汰。
铝表面氧化处理后的钝化处理是提高铝件性能的关键步骤。通过选择合适的钝化方法和后处理方法,可以使铝件达到最佳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