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树种,珍贵树种赔钱也得间伐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日益***化,珍贵树种的保护与开发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珍贵树种,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在我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灭绝的树种,以及目前虽有一定数量,但也逐渐减少的优良树种。这些树种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材用价值、康养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如何平衡珍贵树种的保护与开发,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珍贵树种的价值
珍贵树种具有数量稀少、价值高、溢价空间大的特点。根据当前行情估算,点植的高价值树种生长30年后,一亩生态林将培育出15棵价值万元以上的优质大径材,亩产值可达15万元以上,亩均年产值超过5000元——相当于4—5年采伐的速丰桉数倍之多。
2.珍贵树种的保护与开发
为了保护珍贵树种,我国启动了城乡绿化珍贵树种进百城入万村行动(简称珍贵树种百万行动),旨在不断增加珍贵树种在城乡绿化中的使用,造绿兼造景,造富造文化。这项行动的实施,使得珍贵树种在城乡绿化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3.法院惩处滥伐林木违法犯罪
近年来,我国法院对滥伐林木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例如,2018年至2021年10月,被告人洪某为使其经营管理的山场内山核桃树和油茶树正常生长,先后多次使用柴刀将影响山核桃树、油茶树生长的松、杉树木环切剥皮至木质部,待其枯死后再进行采伐。最终,洪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4.改善森林质量,提升经济效益
为了改善森林质量,提升经济效益,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对下层木无红松的林分,栽植红松和部分乡土珍贵阔叶树种,改变林种单一结构;对红松多珍贵阔叶树种少的林分,则补植胡桃楸、水曲柳、椴树、黄波罗、榆树等长白山乡土阔叶树种,逐步优化森林结构。
5.个人植树造林,助力绿化事业
在我国,植树造林已经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例如,李树本通过种植28万株林木,将400余亩荒山变绿,成为省内个人种植林木最多的“植树状元”,被评为省级、市级劳动模范。
6.采伐限额与权属管理
在珍贵树种的采伐过程中,不同编限单位的采伐限额不得挪用,同一编限单位分别权属、起源。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珍贵树种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珍贵树种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我们必须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珍贵树种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珍贵树种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