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淋漓,元气淋漓运以神”这句话,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揭示了养生之道中的精妙哲学。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1.肝与疲劳的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肝者,罢极之本”,这里的“罢”通“疲”,意味着疲劳。马莳在《注证发微》中注解道:“肝主筋,故劳倦罢极,以肝为本。” 疲劳之极,即疲惫劳困,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中医学家李今庸先生认为,“罢”不应读作“罢”,而应理解为疲劳。
2.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肝气不舒,可能导致肝阳上亢,进而引发高血压;或者导致肝气郁结,造成月经不调和乳房胀痛。 肝气郁结,还会影响情绪,导致精神恍惚。
3.精气神的重要性
精气神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精气不足的人,双眼无神、黯淡,精神疲惫。 通过练功、闭关不泄等方式,可以补充精气,恢复身体状态。
4.养生之道的智慧
自古以来,养生之道便是世人孜孜以求的智慧。《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这里的“精”指的是原始的生命能量,“气”是宇宙间的原初能量,“神”超越了普通的思想意识。
5.修炼与气质变化
通过修炼,如取坐、意守下丹田、睡功等,可以改变气质,使血液化为白浆。 道家《诸家气法》中记载,修炼者通过动静结合,形神兼备,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6.暖与阳气的保护
暖,即保护好我们身体的阳气。阳气如同天上的太阳,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 《玉笥要览》中提到:“卧须闭口,则元气不出,邪气不入。”睡觉时,应先睡心后睡眼,把神收回来。
7.睡眠与气神的恢复
夜晚促膝长谈,让身体和大脑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导致睡眠不佳,气神无法恢复。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气神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8.元气淋漓的意境
乾隆皇帝在《千里江山图》卷首御题诗:“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 这首诗表达了画家调动神灵画境,使画面元气淋漓的意境。
9.气机运转的规律
一日之中,气机运转有序。医者若能把握这个规律,便能以最小的力量,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