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首要指出物质具有客观性,无论是否被认知,物质世界恒存且不断发展。它区别于机械唯物主义,视物质为动态发展的,而非孤立静止的实体。唯物论与认识论紧密相连,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关系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第一版序言》中,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几十次地把自己的哲学观点叫做辩证唯物主义。”在该著作中,列宁首先指出了马赫主义的基本观点,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赫主义强调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
列宁对经验批判主义的批判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揭露了经验批判主义的理论基础,指出俄国修正主义哲学与历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在代绪论中和第四章中,列宁考察了贝克莱、休谟、马赫、波格丹诺夫在哲学上的关系。列宁揭露俄国马赫主义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手法和依据,认为他们看似只在攻击唯物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实际上是向整个唯物主义发难。
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流行着主观唯心主义的新变种“经验批判主义”,又称“马赫主义”,被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用来“补充”和“修正”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而主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构成的。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唯物主义的发展
弗·伊·涅夫斯基同志不仅是一位宣传家,而且特别是一位***校工作者,他有充分的可能确信,亚·亚·波格丹诺夫在“无产阶级文化”的幌子下贩运资产阶级的反动的观点。列宁在注释中提到《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一书是列宁批判唯心主义哲学思潮、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哲学专著。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人民出版社在2020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列宁。本书是列宁批判唯心主义哲学思潮、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哲学专著。内容包括:作为经验批判主义的战友和继承者的哲学唯心主义者、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和哲学唯心主义、经验批判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关系,以及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