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简洁而深刻,出自儒家经典《论语·卫灵公》,是孔子对世人的一种警示。它告诉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小事时,若不能保持克制与忍耐,往往会影响到整体的规划和大局。
1.孔子智慧,千年传颂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源自孔子之口,记录在《论语·卫灵公》中。它强调了在处理事务时,需要有宽广的胸襟和长远的视角,不可因小失大,冲动行事。
2.成语含义,两层解读
“小不忍则乱大谋”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忍耐与包容,二是顾全大局。在处理人际关系或面对日常琐事时,要有忍耐和包容的心态,不要因为小事就发脾气,否则可能会破坏整体的计划。
3.人生修行,脚踏实地
孔子与老子的主张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即人生中应该少说多做,不能只说不做。无论是人生的修行还是一般的社会活动,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脚踏实地,不能只说动听漂亮的话而没有实际行动。
4.孔子实践,杀少正卯
孔子在鲁国当司寇时,曾因少正卯言伪而辩,可以乱正,而将其处死。有人指责孔子是为了报复而杀少正卯,但实际上,孔子的行为正是基于“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原则。
5.荀子论述,事前预防
《荀子·大略》中提到:“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这句话强调了在做事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和预防,避免因小失大。
6.刘备劝勉,善***积德
刘备说“勿以***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劝勉人们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积多了则“足以乱***”。
7.全句解读,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原话出自《论语·卫灵公》,全句是:“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提醒我们,在言辞和行为上都要谨慎,避免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破坏大局。
8.典故解析,许褚斩许攸
许褚因许攸的挑衅而斩其头颅,曹操表面上责罚许褚,但内心大喜。这是因为许攸献计有功,本应受到重用,但因其行为不检点,最终自食***果。
9.孙子兵法,策略布置
《孙子兵法·九地篇》曰:“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其害。”这句话意味着在向部下布置作战任务时,应避免直接告知其中的危害,以免影响士气。这也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军事策略上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