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简介
培养基是微生物、细胞等生物体外生长繁殖的必需物质,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小编将详细介绍培养基的配置过程,包括液体培养基和固体斜面培养基的配置方法,以及配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1.液体培养基与固体斜面培养基的配置
液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一般装4-5ml,约占试管高度的1/4。这种培养基适用于微生物的液体培养,便于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固体斜面培养基
固体斜面培养基一般装3-4ml,约占试管高度的1/5。这种培养基适用于微生物的固体培养,便于观察微生物的菌落形态。
2.分装与包扎
分装时,应将培养基按照所需量分装到试管中。液体培养基一般装4-5ml,固体斜面培养基一般装3-4ml。
分装好后,塞上棉塞,用牛皮纸将棉塞包裹好,防止灭菌时水分进入,使棉塞弄***。
按配方上要求的温度、压力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一般培养基用1.05kg/cm²,121.3℃条件下维持15-30min可达到灭菌目的。
灭菌注意事项
-灭菌温度过高,营养成分会被破坏,培养基中的糖、氨基酸会使培养基中的某些不耐热物质遭到破坏。 灭菌过程中,长时间高温会使某些不耐热物质遭到破坏,如使糖类物质形成氨基。
4.配制溶液
向容器内加入所需水量的一部分,按照培养基的配方,称取各种原料,依次加入使其溶解。
对蛋白胨、肉膏等物质,需加热溶解。加热过程所蒸发的水分,应在全部原料溶解后加水补足。
配制固体培养基
先将上述已配好的液体培养基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加入,继续加热至完全溶解。
5.质量控制
脱水培养基
脱水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主要关注水分活度、H值、营养成分等方面。
配制与灭菌
为了保证培养基按照配方配制准确,配制容器和水要求不得带入其他物质。配制完成后,进行灭菌处理。
6.细胞培养环境
CO2浓度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环境二氧化碳浓度是一个关键参数,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大多数细胞培养基的H值。培养箱内的CO2浓度应尽可能维持在恒定水平(最常用浓度为5%CO2)。
7.微生物培养基配置步骤
准确称量试剂
根据不同的菌类和用途,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培养基所需试剂必须纯净。
将称量好的培养基各种成分放入容器内,标记划线,加热溶解,补充水分,测定酸碱度。常用8~8.0的精密试纸或酸度计测定。用1NNaOH和1NHCl调节H值。
8.倒平板
培养皿容积
以90mm培养皿为例,其直径为90mm,内高度约为14-15mm(未详细测量),可容纳约100mL水(实际测量)。在倒平板时,大约需要20-25mL的培养基。
倒平板操作
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均匀铺开,待凝固后,即可用于微生物的接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