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明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其书法作品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书法艺术的典范。他的字迹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书法艺术的殿堂之中,闪耀着千古不灭的光芒。小编将带领大家欣赏文征明的书法作品,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行草书代表作品《前后赤壁赋》 文征明的行草书作品《前后赤壁赋》行笔行云流水,流畅丝滑。81岁的文征明第三次写此帖,学黄庭坚几乎可以乱真。很多书家晚年都会选择学习黄庭坚,如沈周、文徽明等。沈周对于黄庭坚的学习,仅得其皮毛,而文氏却得其真意。
2.行书手卷《四声诗》卷 行书手卷《四声诗》卷纵41厘米,横758.2厘米,一幅长达七米多的长卷。据落款可知,《四声诗》卷书于大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时年文徵明63岁。《四声诗》卷运笔洒脱俊逸,结体纵横开合,充分展现了文徵明晚年的书法风格。
3.小楷《题十美诗》 文徵明小楷《题十美诗》来源自仇英的《十美图卷拖尾文徵明题跋》,佳士得拍卖。嘉靖壬辰三月晦日,文徵明书此诗。小楷书法在文徵明作品中独具一格,以其精细入微、端庄大气著称。
4.温润秀劲的“文人书法” 60岁隐居之后,文徵明的笔法大成,写出了温润秀劲、稳重老成的“文人书法”。84岁所写的《滕王阁序》饱含儒雅的君子之风,真正达到“神仙境界”。这种书法风格,毫不夸张地说,赵子昂重生也比不过。
5.行书书法欣赏《明妃曲》大图 文徵明行書書法欣賞《明妃曲》大圖,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書法家、文学家。此作品展现了文徵明行书的独特韵味。
6.小楷《赤壁后赋卷》与《前赤壁赋》 文徵明70岁小楷《赤壁后赋卷》(1539年),上海博物馆藏。61岁小楷《前赤壁赋》。嘉靖九年书,纵24.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这两幅作品展现了文徵明小楷书法的精湛技艺。
7.《离***经》的风格渊源 文征明《离***经》的风格渊源主要因受到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以及元代倪瓒风格之影响。这些风格的融合,使得文徵明的《离***经》别具一格,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文征明的书法作品,无论是行书、草书还是小楷,都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徵明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