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政务短信平台,揭秘骗局背后的真相
随着科技的发展,短信已成为人们日常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近期深圳出现了一种名为“深圳政务短信平台”的新型骗局,让人防不胜防。小编将深入剖析这一骗局,帮助市民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1.骗局诱饵:***补贴领取
在春节前夕,市民张女士收到一条短信,内容称***为了让市民过好年,特发放春节专项补贴,需下载指定的“***补贴领取A”进行领取。张女士信以为真,下载A后,按照提示填写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等信息。没过多久,她就发现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了数万。
2.诈骗手段:假冒官方平台
诈骗分子冒充通信公司“官方平台”,向消费者发送“积分即将清零”的虚假短信或邮件,制造时间紧迫的假象,诱导消费者点击链接,进行商品兑换。第二步,诈骗分子在虚假通知中嵌入一个看似正规的链接,诱骗消费者点击。
3.诈骗流程:五步连环套
临近年关,工作稀缺,家庭经济压力骤增,一些人心急如焚,在前程无忧、猎聘、智联招聘等大平台海量投简历。骗子利用这一心理,通过以下五步连环套进行诈骗:
-第一步:诱人诱饵:发送虚假招聘信息,承诺高薪,吸引求职者。
第二步:收取费用:以培训费、服装费等名义,诱骗求职者支付费用。
第三步:虚假面试:安排虚假面试,进一步骗取信任。
第四步:要求汇款:以入职前需缴纳保证金等为由,要求求职者汇款。
第五步:消失无踪:一旦汇款,骗子便消失无踪。4.防范措施: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面对这一新型骗局,市民应提高警惕,谨防上当。以下是一些防范措施:
-核实信息:在收到任何***补贴、优惠等信息时,务必核实信息来源,避免下载不明A。
谨慎汇款:在求职过程中,如遇要求支付费用的情况,务必谨慎,避免上当受骗。
关注官方渠道:关注官方发布的招聘信息,避免通过不明渠道求职。5.警钟长鸣,共筑安全防线
“旧瓶装新酒”,网络诈骗套路频出。临近春节,诈骗犯罪易发多发。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共同筑牢安全防线,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