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记叙文
《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小编将以此故事为背景,结合杜甫的其他作品,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记叙和分析。1.杜甫其人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一生坎坷,多次参与***活动,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杜甫的诗作以其真挚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而著称。
2.石壕吏的故事 《石壕吏》的故事发生在唐代安史之乱期间。一天夜晚,杜甫投宿于石壕村的一户人家,目睹了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情景。诗中描述了老翁逾墙逃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悲壮场景。
3.老翁逾墙走 诗中“老翁逾墙走”一句,描绘了老翁为了躲避石壕吏的捉拿,不顾年迈体衰,翻墙逃跑的情景。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百姓生活的苦难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恐惧。
4.老妇出门看 诗中写道“老妇出门看”,表现了老妇对丈夫的担忧和对生活的无奈。她看着丈夫逃走,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5.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诗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描绘了石壕吏的凶残和老妇的悲惨。吏的怒吼和老妇的哭泣,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百姓的苦难。
6.听妇前致词 诗中“听妇前致词”,表现了杜甫对老妇的同情。老妇向杜甫诉说了她的家庭遭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这一段描述了老妇家庭的悲惨遭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战乱。
7.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诗中“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两句,表达了老妇对生死的态度。她表示,活着的儿子们只能苟且偷生,而战死的儿子们则永远长眠于战场。
8.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诗中“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一句,描绘了老妇家庭的人丁稀少。她表示家中只剩下她和尚未断奶的孙子,生活十分艰难。
9.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诗中“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一句,表现了老妇对石壕吏的哀求。她希望石壕吏能够放她回家,让她照顾孙子。
《石壕吏》这首诗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百姓的苦难。杜甫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将这首诗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