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学,美其身,礼者所以正身也
君子之学,旨在完善自我,提升品德修养,使自己的人格更高尚、更完美。这句话出自荀子的《劝学》篇,原文是“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君子之学的内涵。
一、原文及出处
《君子之学美其身》这句话的完整内容是:“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这句话出自荀子的《劝学》篇,体现了荀子对君子之学的深刻理解。
二、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理念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出自《礼记・大学》,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理念。这句话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即要想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
三、《论语》中的君子概念
《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这一概念,多数是在具体语境中谈论君子的某一方面特点,如“君子喻于义”“君子求诸己”“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成人之美”等。这些论述为君子人格划出了轮廓和边界。
四、儒家“君子之乐”的核心观念
受到西周礼乐文明的影响,孔子提出了儒家“君子之乐”的核心观念,即以礼乐为内容,以“仁”为本的君子仁德之乐。《论语》开宗明义指明“君子之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五、谨修己身,慎守其真
孔子不解:“何谓真?”渔父答:“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贵难得之货。”这句话强调了修身养性、真诚待人的重要性。
六、治国必先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者,所以事上也。
七、国学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
国学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汲取智慧精华,河北东方学院团委开展了以“诵国学经典,享书香诗韵”为问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栏目,使同学深入了解国学经典。
君子之学,美其身,礼者所以正身也。我们要学习君子之学,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有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