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异地高考录取规则解析
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异地高考政策逐渐放宽,越来越多的外地考生有机会在上海参加高考。上海异地高考的录取规则是怎样的?按学籍地还是户籍地录取?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上海户籍在沪报考对象
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含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非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在上海市读完高中后,各类积分能够达到标准分,父母持有上海居住证明材料的考生。
二、非上海户籍在沪报考对象
1.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上海市居住证》持证人的同住子女,且在本市参加中考或父母一方连续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3年。这意味着,非上海户籍考生要想在上海参加高考,需要满足积分和居住证的条件。 2.父母双方或一方是拥有上海市常住户籍,而考生本人也持有上海市相关居住证明,并且在本市中考后,读完高中的应届生,历届毕业生要求此前列入过上海高考报名单。
三、异地高考政策改革
1.户籍制度方面进行改革,逐步放开异地高考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地区取消了户籍限制,允许外地考生在当地参加高考。 2.报名条件和程序简化。为便利外地考生参加高考,最新政策对报名条件和程序进行了简化,让外地考生更容易在上海参加高考。
四、上海异地高考录取依据
居住证和积分:非上海户籍考生要想在上海参加高考,必须满足积分和居住证的条件。 学籍和户籍:上海户籍考生和满足特定条件的非上海户籍考生,其高考录取依据学籍地或户籍地。
五、异地高考报名和考试
1.没有居住证只能返回原户籍地考试。这是异地高考的基本原则。
2.有居住证但积分不够120的标准分也不能正常参加高考。《上海市居住证》持证人或同住子女在参加相应考试期间,持证人的《上海市居住证》必须在有效期内。
3.考试时间和地点。上海高考时间一般为6月7日至9日,考生需根据所在学校和区县的具体安排参加考试。上海异地高考的录取规则较为复杂,考生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才能在上海参加高考。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异地高考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为外地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