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故事,寓言故事成语四字

2025-02-26 08:13:46 59 0

语音故事,寓言故事成语四字

成语故事之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这一成语,源自《战国策·齐策二》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楚国有一个画师,擅长画蛇。他在众人面前画蛇,画得栩栩如生。有人不服,便提出谁能在画蛇的基础上,再添上蛇足,谁就是真正的画蛇高手。画师自信满满地画了蛇足,结果蛇画得更加滑稽,不再美观。这个成语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破坏了原来的效果。

.“指鹿为马”的故事发生在秦朝。赵高为了测试朝中大臣对他的忠诚,故意在朝会上指着一头鹿说这是一匹马。朝中大臣中有人害怕赵高,不敢反对,便附和说是马;有人知道赵高在开玩笑,但不敢明说,也跟着说马;只有少数人指出这是一头鹿。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掩耳盗铃”出自《庄子·外物》。讲述的是一个人想要偷铃铛,怕别人听见,于是掩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就听不见铃声了。这个成语比喻自欺欺人,明明是错误的事情,却以为隐瞒就可以避免。

.“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讲述的是一个农夫为了使稻苗长得快,便用力把苗拔高。结果稻苗没有长高,反而枯萎了。这个成语比喻急于求成,反而弄巧成拙。

.“望梅止渴”源于《战国策·齐策二》。讲述的是士兵在长途跋涉中,口渴难耐。其中一位士兵看到前方有梅林,便想象自己正在吃梅子,从而暂时解渴。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愿望或期望可以暂时缓解困境。

.“兔起鹘落”出自《庄子·逍遥游》。讲述的是一只兔子突然跳起,一只鹘(一种猛禽)也随之落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动作迅速,反应敏捷。

.“狐假虎威”源于《战国策·齐策三》。讲述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欺压其他动物。这个成语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讲述的是一只青蛙只知道井底的一小片天空,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见识短浅,眼光狭隘。

.“亡羊补牢”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讲述的是一个人丢失了羊,及时修补羊圈,防止羊再次丢失。这个成语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讲述的是夸父为了追逐太阳,不断奔跑,最终渴死在途中。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有远大理想,但方法不当,最终导致失败。

.“八仙过海”出自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八位仙人各展神通,渡过大海。这个成语比喻各显神通,各施其能。

.“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北山经》。讲述的是精卫鸟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投身大海,用树枝石头填海。这个成语比喻坚持不懈,不畏艰难。

.“马革裹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讲述的是韩信在战争中英勇战斗,最终战死沙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英勇作战,不怕牺牲。

.“羊质虎皮”出自《战国策·齐策三》。讲述的是羊披上虎皮,看起来像虎,但本质还是羊。这个成语比喻外表虽然威猛,但实质软弱。

.“破镜重圆”出自《后汉书·董卓传》。讲述的是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叛变,将董卓囚禁。董卓为了保全性命,将自己的破镜砸碎,重新合成,以此比喻破镜重圆,关系得以修复。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