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自盗的含义及其社会影响
“监守自盗”是一个具有深刻含义的成语,它揭示了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的冲突,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原本负责看守的人却偷盗了被看管的东西,这种行为在法律上被视为严重的职务犯罪。
1.字义分解
监读音:jiān,jiàn
-[jiān]督察:监察、监控、监测、监护、监考、监听。 [jiàn]看守、监视。
-汉语成语,拼音是jiānshǒuzìdào,意思是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2.成语出处
-出自《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 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3.成语用法
-紧缩式;
作谓语、宾语、定语;
指盗窃自己看守之物。4.成语解释
-监守:看管;
盗:偷窃;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5.成语示例
-总之少了谷石,却无案卷可凭,这就是监守自盗的匮空。(清·李绿园《歧路灯》第...)
6.成语在更广泛的语境中的应用
-“监守自盗”被用来形容那些背离自己本职工作、自相矛盾的行为,如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腐化。
7.监守自盗的社会影响
-职业道德的沦丧: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职业道德,***害了公众利益,破坏了社会信任。 法律制裁的必要:对于监守自盗的行为,必须依法予以严厉制裁,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正。
8.监守自盗的法律后果
-在古代,监守自盗的行为被视为严重的犯罪,按照法律规定,当事人可能会被处以极刑。 在现代,监守自盗的行为同样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监守自盗”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在职业活动中要坚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这也提醒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防止因为一时的贪念而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