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背景与历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它不仅体现了******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更是对全体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承诺。小编将详细梳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背景、历程及其重要意义。
1.小康社会的概念起源
小康社会的概念最早源于***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会见***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他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这一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是在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上。***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标志着小康社会建设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此后,***的十七大、***的十八大、***的十九大等历次***代会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部署。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包括:
经济更加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民主更加健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科教更加进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文化更加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更加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施历程
2002年:***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7年:***的十七大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2012年:***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17年:***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
2020年:在庆祝******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和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体现了******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了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推动了***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人民将继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