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货员竟加价1元卖泡面,售货员竟加价1元卖泡面犯法吗
近年来,关于商品加价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售货员在售卖商品时擅自加价的情况。近日,一位售货员在售卖泡面时加价1元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售货员加价1元卖泡面是否犯法呢?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解析。
消费者权益受***
根据中消协的指出,这种加价售货的行为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消协认为,“加价售货”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则。
违反选座规则
中消协还指出,类似于民航业的“先到先得”选座规则,在近几年来,一些航空公司却以各种理由进行加价选座。这种行为可能面临2000-50000元罚款。若不及时处理,可能面临更严重的行政处罚,如停业、吊销许可证。
食品安全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麦当劳外卖收费模式调整
肯德基的老对手麦当劳于启用新的外卖收费模式,外送费定价由9元调整为6元,并根据餐品数量收取打包服务费。这一调整看似降价了,但网友却不买账,纷纷表示新增的打包费可能会增加消费成本。
价格提醒告诫函
南方都市报报道,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向市各经营者及相关单位发布了价格提醒告诫函,要求各经营者落实明码标价规定,不得趁节日期间串通涨价、哄抬物价。其中包括餐饮服务经营者提供鲜活产品等应明确标示当日价格,不得使用“时价”等模糊语言;需收取“茶位费”的,应明示收费标准。
进口专营店经营行为规范
为了进一步规范进口专营店的经营行为,确保国产商品与进口商品进行清晰标识,防止“伪货”混水摸鱼。监管还不能止于线下,对涉及虚假宣传的电商企业和渠道也要一并清理。从源头上严格把关,加强进口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提高进口产品及渠道透明度,改善进口商品供给。
消费者投诉举报
2024年,济源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9910件。其中受理投诉8100件,占总量的81.7%,商品消费类投诉5285件,服务消费类投诉2815件,挽回经济***失172万元,食品安全类、质量类、不正当竞争类居于前列。
泡面加价现象
近日,有关泡面加价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只要泡面,10元。只加青菜,2元。两块钱一包的普通泡面,加工煮熟就5倍卖给学生。大学生只是清澈,并不是傻。一样的东西,有人要10块,有人只要3块5。选择去哪吃,同学们心中自有了判断。
法律法规适用
北京炜衡(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声威律师表示,包装设计上的图片非常明显展示了鱼片的内容,属于“虚假广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
售货员加价1元卖泡面是否犯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加价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那么这种行为是违法的。消费者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当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