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集注原文及翻译

2025-02-23 15:57:00 59 0

《大学章句集注》:朱熹的哲学智慧与经典解读

1.《大学章句集注》的作者与背景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宋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他的《大学章句集注》是对《大学》这部儒家经典的重要注释和补充,也是其用力最勤的著作之一。《大学》作为四书之一,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朱熹的注解更是影响了后世对《大学》的理解。

2.章句的起源与特点 章句,即章节与句子的合称,起源于汉代。当时,注家们为了更深入地解释古书,常常采用分章析句的方法,从而形成了章句这一独特的文体。《大学》和《中庸》中的注解便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代表。

3.《大学章句集注》的创制目的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提到,君子不闻大道,意思是世间很多人不明白《大学》的内涵,导致真正的大道无法得到传承。他创作《大学章句》的目的之一便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并传承《大学》的精髓。

4.朱熹的哲学思想 在注解《大学》时,朱熹已有明确的面向群体和主观目的。他将伦理提高为本体,以重建人的哲学。这种思想与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相契合,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

5.《大学章句集注》的成书与传播 《中庸章句》成书于淳熙十六年(1189年),翌年,即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知漳州时,《四书章句集注》首次于漳州刊印。宋嘉定十年(1217年),吴柔胜在当涂郡斋主持刻印此书。此后,此版迭经修补重印,成为儒家经典的重要传播载体。

6.《四书章句集注》中的“程子曰” 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朱熹对“程子曰”进行了四种变例的表述。两例“子程子曰”既具有等值的《读论语孟子法》的“读法”含义,更具有独尊二程理学的“道统”含义。

7.《大学》的要旨 《大学》一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但并非朱熹所谓的经和传两部分,也不是三纲与八目两部分。其要旨在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大学章句集注》这部经典著作,以及朱熹的哲学思想和对儒家经典的深刻解读。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