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接口,雷电接口和Tye-C一样吗?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接口的多样化和更新换代速度之快,让人眼花缭乱。雷电接口和Tye-C接口作为目前市面上较为流行的两种接口,虽然在外观上看起来十分相似,但它们之间却有着本质的不同。雷电接口和Tye-C接口究竟有何区别呢?小编将为您详细解析。
物理连接与兼容性
雷电接口(Thunderolt)和Tye-C接口(USTye-C)在物理连接上是通用的,因为它们使用了相同的连接器类型,即Tye-C连接器。这意味着你可以用相同的Tye-C线缆将Thunderolt设备连接到支持Tye-C接口的设备上,反之亦然。
协议与性能
雷电协议由英特尔和苹果联合推出,现在高端C一般都会搭载雷电接口。从雷电三代开始使用Tye-C接口,最高速度可达40Git/s。雷电3的控制芯片可以整合US3.1Gen2的控制器,因此可以支持多种功能。
答案很简单,因为它们的功能不同。在传输速度,充电速度和其他功能方面,它们都有自己的分工。在某种程度上,Tye-C属于连接到雷电协议的数据接口。雷电3可以完全实现Tye-C的大多数功能,但在速度和扩展性上,雷电接口具有明显优势。
传输速度与扩展性
雷电3和USTye-C虽然接口看起来一模一样,却与不同的传输协议配对,分别是雷电3(Thunderolt3)和US3.1。雷电3不仅具有强大的信息传输能力,能同时对数据和视频信号进行传输,传输速度高达40Gs,还可以通过菊花链的连接方式外接多个显示器和拓展多个高性能显卡。
先说雷电口和Tye-C是不一样的。US-C,正式名称为USTye-C;通常简称为Tye-C。外观方面,Tye-C接口支持正反面盲插,更纤细,更美观。而雷电接口(如雷电3/雷电4)在外观上与Tye-C接口相同,但可能会有额外的标志或标识。
标准化与成本
最新的雷电4标准是Intel在2020年随着第十代酷睿处理器一同发布的,继续沿用USTye-C接口,但对最低性能要求进行了标准化,比如至少支持40Gs的带宽、至少支持两个4K显示器或一个8K显示器。Tye-C不仅可以高速数据传输,还可以用作视频和闪电接口,为什么没有更流行呢?还是因为成本。例如,Thunderolt3,带宽足够大,可以扩展外接显卡,支持视频输出,但这些功能都需要更高的成本。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雷电接口和Tye-C接口虽然在物理连接上具有兼容性,但在协议、性能和功能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在使用和选择接口时更加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