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息敛声,屏息敛声的屏

2025-02-22 03:45:07 59 0
屏息敛声”这一成语,源于古代汉语,用以形容人们因敬畏、紧张或其他原因而抑制语声和呼吸,表现出一种小心谨慎的姿态。小编将深入探讨“屏息敛声”的由来、含义、用法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1.成语释义

释义:“屏息敛声”指的是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近义词:敛声屏气、屏声静气

反义词:大声疾呼、喧哗不止

2.成语出处

出处:周立波《李大贵观礼》:“三十万军民敛声屏息地倾听领袖的庄严洪亮的宣告。”

解析:此处“敛声屏息”形容的是军民对领袖的敬畏之情,通过抑制语声和呼吸,表现出对领袖的尊重和崇敬。

3.成语用法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精神集中。

示例:在关键时刻,他屏息敛声,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对手的一举一动。

4.成语演变

演变:从最初的“屏除”和“屏弃”等含义,逐渐演变为抑制语声和呼吸的成语。

解析:成语的演变反映了语言的发展和人们对情感、行为理解的深化。

5.成语组词

屏:屏障、屏风、屏除

息:休息、息事宁人、息怒

敛:收敛、敛财、敛声

声:声音、声誉、声明

6.成语应用

在紧张的比赛或考试中,选手们屏息敛声,全神贯注地投入比赛。

在庄重的仪式上,人们屏息敛声,以示对仪式的尊重。

7.成语文化

文化:“屏息敛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谦逊、敬畏和尊重。

解析:在古代,人们崇尚礼仪,尊重长辈和权威,因此“屏息敛声”成为了一种普遍的行为准则。

屏息敛声”这一成语,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反映了古代汉语的精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时刻铭记这一成语,做到谦逊、敬畏、尊重他人,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