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眦必报的意思,睚眦必报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2025-02-20 14:34:10 59 0

“睚眦必报”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用以形容人心胸狭窄,对极小的怨仇也必欲报复。这个成语不仅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1.成语释义

睚眦必报,读音为yázììào,由ACD式组合而成,属于主谓式结构。其意为连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报复,形容气量极其狭小。也作“睚眦之恨”。

2.成语来源

睚眦必报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原文为:“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这里的“睚眦”指的是发怒时瞪眼睛的样子,借指极小的仇恨。

3.成语故事

范雎是秦昭王的重要谋臣,曾因事在国内不能立足,被逐出国境。在范雎逃亡途中,曾得到一个叫郑安平的人的帮助。后来,范雎得势,郑安平因小事得罪了范雎,范雎便将他灭族,这就是典型的睚眦必报。

4.成语用法

睚眦必报是一个贬义词,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器量狭小,心胸狭窄。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例如:“瓒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

5.相关典故

在《正字通》中,对“睚眦”进行了详细的解释。睚眦,谓忤眂也。这里的“忤”是不正、不顺从、违反的意思;“眂”是视的同音同意字。“忤眂”就是不正视,用眼瞪视。

6.成语示例

例如,在《后汉书·公孙瓒传》中,就有“睚眦必报”的用法:“瓒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

7.成语辨析

在使用“睚眦必报”时,需要注意与其它类似成语的区分。例如,“馨竹难书”指罪***很多,难以说完,也是贬义词,但与“睚眦必报”在语义上有所不同。

通过以上对“睚眦必报”的详细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某些现象,也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和心态调整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