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娄山关》创作背景讲述
1.红色遵义城的辉煌历史
在红色遵义城的历史长河中,娄山关这座巍峨的山峰见证了无数英勇的战斗。90年前,中央红军在娄山关西侧的小尖山上,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这场胜利不仅对红军士气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得娄山关的名字永远镌刻在革命历史的长卷中。
2.娄山关的地形与战略意义
娄山关位于遵义城北娄山最高峰,地形险峻,一孔之道,是军事战略上的重要关口。遵义会议后,红军北上准备过长江,但遭遇敌军强大阻力。为了甩开敌军,红军决定杀回马枪,再次占领遵义城。娄山关的攻占,成为了“再占遵义城”战役的关键一环。
3.***的诗词创作与战役胜利的紧密联系
在1935年2月,***在遵义战役胜利之际创作了著名诗词《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诗词不仅是***诗词创作的经典之作,更是对娄山关战役的深刻反映。攻打娄山关是该战役中最令人铭记的关键一战,它为***东进再占遵义奠定了基础。
4.长征途中的艰苦斗争与革命豪情
《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是***在长征途中的娄山关战役后。长征是***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期间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旨在摆脱***军队的围追堵截。在这艰苦的斗争中,红军展现了顽强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5.遵义会议与***领导地位的确立
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召开,确立了***的领导地位。会议后,***、***、王稼祥组成了军事指挥小组,继续长征。红军经过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昌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了阻碍。
6.词体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忆秦娥·娄山关》作为一首词体作品,是***文学史上的优秀代表。词体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其变化多端、意境深远的特点使得词体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忆秦娥·娄山关》和《沁园春·雪》等作品,展现了***诗词的独特魅力。
《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深厚,它不仅是对娄山关战役的回顾,更是对长征途中的艰苦斗争和革命豪情的颂扬。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了***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