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太常引是这首词的

2025-02-19 11:10:40 59 0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赏析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通过古代神话传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对现实的不满,展现了一种浓郁的浪漫主义词风。

1.词牌与作者背景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作豪放激昂,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太常引》是词牌名,此词作于淳熙元年中秋夜,是为好友吕叔潜所作。

2.词作问题与情感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通过中秋之夜的明月,抒发了作者对***统一的期望和对邪***势力的愤慨。词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命运的忧虑。

3.艺术手法与意象

词作中,辛弃疾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意象,将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例如,“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明月,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4.嫦娥与月桂的神话

词中提及嫦娥和月桂的神话,构建了一个超现实的艺术境界。嫦娥象征着纯洁和美好,而月桂则象征着高贵和权力。辛弃疾通过这些神话人物,抒发了自己的***抱负和对现实的不满。

5.“把酒问姮娥”的意境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这句话表达了辛弃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命运的不甘。他借酒消愁,向月中的嫦娥倾诉自己的心事,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6.“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的意境

这句词描绘了辛弃疾渴望飞翔,俯瞰山河的壮志。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理想。

7.“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意境

这句词表达了辛弃疾对邪***势力的愤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扫除障碍,让***的光辉更加灿烂。

8.词作的历史地位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被誉为宋词的巅峰之作,不仅因为其艺术成就,更因为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这首词在***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辛弃疾词作中的佳作。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辛弃疾词作中的经典之作,它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的***抱负和对***命运的关切,成为***文学史上的瑰宝。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