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商标,服务商标侵权的经营额认定

2025-02-19 09:45:19 59 0

服务商标侵权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服务商标的侵权问题日益凸显。服务商标侵权的认定和经营额的确定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小编将围绕服务商标侵权的经营额认定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1.权利人辨认意见与综合判断

当事人对商标侵权事实提出异议的,负责商标行政执法的部门不得仅以权利人辨认意见认定构成商标侵权行为,应当结合其他证据综合判断。这意味着,单纯依靠权利人的辨认意见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其他证据来支持。

2.自认违法事实与反悔

当事人的陈述中自认违法事实,后又反悔的,这种情况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并不鲜见。对于这种情况,执法部门应当谨慎处理,确保认定的准确性。

3.翻新商品与零件配件侵权

翻新商品本身不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仅其零件或者配件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按照侵权零件或者配件的价值计算违法经营额。这一点强调了侵权零件或配件的价值在计算违法经营额中的重要性。

4.侵权标识实际销售价格

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四)项规定的侵权行为的,按照侵权标识的实际销售价格计算违法经营额。这表明,侵权标识的实际销售价格是计算违法经营额的一个重要依据。

5.故意侵犯他人注册商标

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在计算违法经营额时,应当考虑侵权人的主观***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最终的违法经营额。

6.服务商标侵权经营额的计算

在服务商标侵权案件中,若侵权服务存在销售额,则可以根据销售额与单位服务利润乘积来计算违法经营额。这一计算方法为服务商标侵权经营额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7.市场价值计算

若侵权服务的销售额难以确定,或者侵权服务并未直接销售,而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则可以参照被侵权服务的市场价值来计算违法经营额。这一方法适用于无法直接确定销售额的情况。

8.法律法规的细化规定

共十九条对违法经营额的定义、违法经营额计算的一般标准、复杂侵权情形中违法经营额的计算标准、无法查证实际违法经营额的处理、不计入违法经营额的特殊情形、反向移送中违法经营额的计算方法等进行了细化规定,解决了一系列争议和突出问题。

9.推动商标侵权案件规范执法

第一条明确了制定本办法的目的,即为推动商标侵权案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10.违法经营额的定义

第四条明确了违法经营额的定义,是指当事人实施商标侵权行为所涉及的侵权商品价值总额或者因侵权所产生的营业收入。

11.违法经营额计算的一般标准

第五条细化规定了违法经营额计算的一般标准,明确了已销售商品、未销售商品、无法查清实际销售价格或者没有标价商品以及已完成制造但尚未附着商标标识等情形下的计算方法。

12.服务商标侵权经营额的难点

在商品商标侵权案件中,商标可直接附着于有形商品上。而在服务商标侵权案件中,服务作为一种无形行为难以与商标产生直接关联,其违法经营额计算也相对困难。

13.合同无效与经营范围

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0条规定:“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除外。”这一规定为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