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区别

2025-02-17 10:57:22 59 0

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规律的区别

在经济学领域,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是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小编将深入探讨这两个规律的区别,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范围不同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普遍规律,适用于所有的商品经济。它揭示了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而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特有的规律,只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规律关注的是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

2.内容不同

价值规律关注商品的价值和劳动价值的关系,强调交换比例的决定因素。它指的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剩余价值规律关注的是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强调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占有。剩余价值是指由雇佣劳动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3.剩余价值规律的重要性

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它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追求剩余价值;实现该目的的手段是不断加强剥削。

4.李嘉图与马克思的理论贡献

李嘉图在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的理论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不能明确分清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不懂得劳动的二重性,并且错误地把社会必要劳动量说成是在最不利的生产条件下的劳动耗费量。马克思则继承、批判和发展了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的学说,论证了剩余价值的产生。

5.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规律的关系

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同剩余价值的决定与剩余价值的实现都没有违反价值规律。剩余价值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直接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6.剩余价值规律的释义

剩余价值规律是指剩余价值产生、资本增值的规律。它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虽有人身自由,却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只有当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并被资本家购买以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才能结合起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在经济学理论中有着各自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这两个规律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