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土地管理法,作为我国土地管理的重要法律法规,对于规范土地管理、保护耕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关于1988年土地管理法的相关内容及修改原因的详细解析。
1.土地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这一规定明确了土地管理的核心目标,即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十条中提到,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会经营、管理。这体现了土地管理中的集体所有权和民主管理原则。2.土地管理制度的强化
明确土地管理工作应当坚持******的领导,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这强调了***领导在土地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强化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的规定,确保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3.土地功能的管控
部分情形下,新的土地利用行为导致土地功能和性质改变,即便未达到改变土地外在形态或类型,仍需进行管控。这体现了对土地资源变化的敏感性和及时性。
对于改变形态但短期内可以恢复的行为,如各类临时用地,也需要进行管理,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4.土地督察制度的建立 在《土地管理法》将***土地督察制度上升为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进一步为土地督察权的行使划定边界,确保土地督察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5.耕地的保护与利用
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对于闲置土地,规定了缴纳闲置费和回收土地的措施。
2019年《土地管理法》修改中,合理划分和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在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方面的审批权限,按照是否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来划分审批权限。6.土地资源的管理与规划
《条例》强化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的规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应当优先保障主导产业合理用地,支持依法合规利用农村闲置土地等资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完善退化耕地治理机制,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种植基本农作物管理体系,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性。7.土地所有权的法律体现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体现,是土地所有者依法享有土地的权利和义务。
1988年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旨在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土地管理工作的法治化和科学化。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