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工作制度,是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的重要指导文件。以下是对抢救工作制度十条的详细解读,旨在提高抢救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
建立健全抢救组织
在抢救工作中,建立健全的抢救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应制定并熟悉常见急症(如各种手术意外)的抢救预案,并设立专用抢救室。在紧急情况下,可规定抢救中呼号,以便参加抢救人员在听到呼号后立即奔赴抢救室,参加抢救工作。
明确抢救责任人
凡遇抢救,应先由在场职务最高的医师、护师等组织抢救工作,并立即报告服务站(所)长和有关部门,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抢救工作。这样的安排确保了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了抢救效率。
加强现场救护培训
与此加强现场救护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人民***、消防救援人员、政务服务人员、学校教职工、安保人员、餐饮服务人员、导游、公共交通业驾驶员和乘务员等特殊人群及社会公众的现场救护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社会公众现场救护能力。
重大灾害、事故抢救
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科室之间支持支援配合,必要时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
及时、迅速、有效抢救
在患者倒下的地方就地抢救,切忌对脑梗死患者摇晃、垫高枕头,前后弯动或捻头部等。维持仰卧体位,以保持气道通畅,不要垫枕头。脸朝向一侧,以防呕吐时堵塞气道。
抢救人员分工与配合
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在两乳头中心位置,将双手相扣,确保掌根紧贴,然后垂直向下按压,深度控制在5-6厘米,每分钟进行100-120次按压。完成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
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等要详细交代。所有使用后的药品安瓿,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加以复核。
及时与病人家庭及单位联系
要及时与病人家庭及单位联系,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以便家属和单位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抢救情况。
现场评论和初步
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这有助于经验,提高抢救工作的质量,为今后的抢救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