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评价,耕地质量评价报告范文

2025-02-14 12:02:46 59 0

耕地质量评价: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耕地质量监测、评价与预警,是掌握耕地区域特征及演变态势的重要手段,是农业生产服务的依据来源,更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耕地质量评价的相关内容。

1.监测网点建设基本情况

新野县耕地总面积7.13万hm²,2020年度监测点位数12个,已达到***要求。有7个监测点为2020年10—11月新建监测点,暂无监测数据,因而本年度监测报告中的肥料投入情况、土壤养分盈亏、土壤养分变化等分析数据均来源于5个监测点。

2.肥料投入状况

2.1化肥施用量:根据监测数据,评价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积为0.52亿亩,占该区耕地总面积的38.79%。主要分布在阴山南、北麓及大兴安岭南麓区域,以栗钙土、褐土、黑钙土为主,这部分耕地立地条件一般,部分地区的农田灌溉设施较为落后。

3.高粱质量调查情况

3.1高粱容重情况:平均值为721.93g/l,重达到一等(容≥740g/l)的比例为13.33%,二等(740g/l>

容重≥720g/l)的比例为53.33%,三等(720g/l>

容重≥700g/l)的比例为20%,等外(容重<

700g/l)13.33%,与上年相比,一等高粱减少36.67%,二等高粱增加53.33%,三等高粱基本持平。

4.晚季收获稻谷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

4.1基本情况:晚季稻谷收获质量调查共采集福鼎、古田、周宁、柘荣四个县稻谷样品65份。晚季稻谷收获品质测报共采集古田、周宁、柘荣三个县稻谷样品36份。

4.2监测分析:经对晚季收获稻谷质量调查采集的65份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稻谷品质整体较好,但部分品种存在品质下降的趋势。

5.耕地质量评价规范

5.1评价规范:确立适用于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的总体原则和相关规则。

5.2数据库要求:规范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的数据库建设及管理要求。

5.3制图规范:规范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相关图件的制作。

6.耕地总量安全

6.1严保耕地总量安全:应更加精准分析耕地面积时空变化和耕地质量变化情况,科学研判耕地数量安全形势,实施更有针对性的耕地保护措施。

6.2耕地布局“南减北增”趋势初步扭转:但从更长时间跨度看,2023年全国耕地总量持续快速减少,耕地布局“南减北增”趋势初步扭转。

7.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7.1提高耕地质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

7.2强化耕地保护: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耕地质量评价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监测、评价和预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耕地区域特征及演变态势,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为***粮食安全筑牢基石。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