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达岭长城的历史与地位 八达岭长城于1958年正式开放,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长城地段,也是接待游客最多的景区之一。1961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成为***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1991年,代表***的万里长城接受联合国颁发的奖项。
2.北线索道与詹天佑的智慧 八达岭北线索道下站始于滚天沟停车场,上站至长城北八楼“好汉坡”。这条北线索道作为新***第一条单线循环脱挂式客运索道,始建于1987年,1991年正式对外营业。2014年,对线路设备及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詹天佑先生以他的智慧和创新设计,成功解决了京张铁路关沟段南口至八达岭最大坡度可达33‰的难题。
3.青龙桥车站与百年建筑 青龙桥车站是京张铁路上最具代表性的站点,也是目前保护最完整的一座百年车站。詹天佑先生在百余年前,面对八达岭地区的崇山峻岭,以非凡的智慧巧妙地采用了人字形铁路设计,克服了重重困难。
4.八达岭隧道与地下奇迹 从北京北站乘坐旅游列车前往八达岭长城,经过青龙桥车站下车,走过詹天佑先生的铜像,沿着游览道路前行,便会看到铁路前方有一座隧道门,那就是世界闻名的八达岭隧道。这项工程在长城地下102米深处掏出49500平米的空间,耗费了三年多时间,总花费高达584亿。
5.人字形铁路的工程原理 就像盘山公路一样,“人”字形线路运用“折返线”原理,可以减缓坡度,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一百多年前修建的京张铁路在关沟段设置人字形线路,是为了解决爬坡问题,因为当时的蒸汽机车无法爬上太陡的坡。
6.詹天佑纪念馆与施工复原场景 在詹天佑纪念馆中,人字形铁路复原场景的旁边,就是八达岭隧道施工复原场景。从这里可以看到,筑路工人使用简陋的工具,用肩挑手提的方式修筑出施工难度巨大的八达岭隧道。
7.京张铁路施工的挑战 京张铁路施工进入第二段工程后,遇到了棘手的难题,即打通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等地的隧道和桥梁。詹天佑先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全力节省成本,但第三段工程还是发生了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故。八达岭与南庄之间的路段虽然不算长,但地势变化极大,高低落差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