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开始。“时已立冬,时已立秋”这一表述,不禁让人好奇,这两个节气分别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和气候变化。
1.立秋的内涵与气候特征
立秋的含义:“立”,意味着开始;“秋”,意为禾谷成熟。立秋的到来,标志着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
气候特征:立秋并不意味着气候已经完全凉爽。根据“候平均温度”的定义,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进入秋天。***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有差异,立秋后大部分地区还未完全进入秋天的气候。2.立秋后的自然现象
凉爽之风:立秋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与夏天的热风不同。
雾气产生: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这是秋季的典型特征。
寒蝉鸣叫: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3.立秋在干支历中的意义
干支历中的位置:立秋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
“秋”字的含义:“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4.立秋与收获
收获季节:立秋是开始收获的季节,瓜果飘香、稻穗饱满。
“落叶知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形成了“落叶知秋”的成语。5.处暑的意义
“处”的含义:“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处暑的气候特征:处暑后,炎热暑天结束,但仍有“秋老虎”天气。6.立秋的时辰
上午立秋:如果是上午(中午12点前)立秋,那么之后的天气可能会相对凉快,秋老虎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下午立秋:如果是下午(中午12点后)立秋,那么立秋之后的天气可能还会持续炎热。立秋和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分别代表着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界的变迁。了解这些节气的含义和气候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自然规律,享受美好的季节变化。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