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骛远是什么意思,好高骛远是什么意思贬义词

2025-03-08 09:55:28 59 0

好高骛远:追求目标的误区解析

一、成语释义

好高骛远,成语发音为“hǎogāowùyuǎn”,由“好”和“骛”两个汉字组成。“好”表示喜欢、追求,“骛”则指追求。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追求过高、超出实际能力范围的目标或理想。

二、成语来源

“好高骛远”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左传》。据传,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孔子曾用“好高骛远”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追求过高目标的人。

三、成语用法

“好高骛远”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例如,作家秦牧在《画蛋·练功》一文中写道:“但是好高骛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这里,“好高骛远”作为谓语,用来形容某些人的心态。

四、成语含义

好高骛远意味着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过高、不切实际。这种心态往往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

1.浪费精力:追求过高的目标,会让人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法实现的目标上,从而浪费资源。

2.心态失衡:长期追求无法实现的目标,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导致心态失衡。

3.影响人际关系:过于追求过高目标的人,可能会忽视身边的人和事,影响人际关系。

五、成语典故

在成语典故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热衷于追求过高的目标。一次,他在山上看到一个瀑布,心想:“如果我能像瀑布一样,从山顶飞流直下,那该多好啊!”他最终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反而因为追求过高的目标而摔得粉身碎骨。

六、成语启示

“好高骛远”这一成语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切合实际,量力而行。以下是一些建议:

1.设定合理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脚踏实地:将精力投入到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而不是一味追求过高的目标。

3.调整心态:面对无法实现的目标,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

“好高骛远”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心态,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努力追求适合自己的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