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姆加德,伊姆加德根本不记得季羡林

2025-03-07 05:12:59 59 0

在季羡林留学的哥廷根大学时期,他的房东迈耶家的大女儿伊姆加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岁月流转,季羡林晚年却对伊姆加德的记忆模糊不清,不禁让人感慨时光的无情与记忆的脆弱。

1.初遇伊姆加德

在1935年,季羡林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期间,他的房东迈耶家的大女儿伊姆加德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个亮点。当时,季羡林租住在迈耶家所在的街道上,一天中午,受田德望之邀,季羡林第一次踏入了迈耶家。在晚餐桌上,他第一次见到了伊姆加德,一个身材高挑、面容白皙、俏皮可爱的美丽姑娘。

2.季羡林的留学生活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期间,生活丰富多彩。他在《留德十年》中回忆:“在校时,他经常腋下夹一册又厚又大的德文版黑格尔全集,昂首阔步,旁若无人,徜徉于清华园中。”在柏林,他与乔冠华朝夕相处,两人的关系得以具体而深入。

3.季羡林的人生哲学

季羡林曾说过:“要说真话,不讲假话;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这句话体现了季羡林的人生哲学。2007年,******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并祝贺他96岁寿辰时,也曾提到这句话。

4.季羡林在战争中的经历

德国留学的十年,季羡林目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始至终。回国后,他在北京大学任教,又经历了历史事件的迫害。在《季羡林自传》中记载,战乱下最饿的时候,他甚至连烙铁、泥巴都想吃。

5.季羡林的处世之道

季羡林在生活中倡导真诚、善良、宽容的处世之道。他谈坏人:“不知道自己坏,也不会改好。”谈毁誉:“我主张要把毁誉置之度内。”谈礼貌:“新新人类在不讲礼貌上大有创造。”谈压力:“遇事不嘀咕,就能排解压力。”

6.季羡林的性***论

季羡林认为,自己从来就不是性善说的信徒,而是倾向于性***说。他认为,一切生物的本能是力求生存,这种本能促使人去争夺、去斗争。

7.季羡林的艺术修复经历

在艺术修复领域,季羡林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修复过程完全是可逆的,如去除加衬画布,黏合剂将保留在新画布上。对于画像缺失部分的修复处理,他关注重点,并多次向荷兰专家组强调。

8.季羡林与金正恩的关系

季羡林与张维为和金正恩也有过交往。张维为曾在1988年担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同声传译译员,并进入日内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习。

9.季羡林与伊莲娜的师生情谊

季羡林在留学期间,希望老师伊莲娜给他10克免费的镭标准源。这种标准源的销售是按毫克计算,且属于战略物资,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但伊莲娜满足了季羡林的要求。

10.季羡林对苏联旁系子民的评价

季羡林认为,对于苏联的旁系子民而言,这不得不说是一场闹剧,因为他们竟无法分辨哪个才是真正的“慈父”,替身以假乱真,真身隐匿独行。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