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伏是哪天,数伏是从哪一天开始
小暑之后,伏天将至
数伏,是我国传统节气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它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即将来临。从古至今,人们都将这段时期称为“三伏”。数伏究竟是从哪一天开始的呢?这需要我们深入了解节气和干支纪年法。
夏至三庚,入伏时间
根据传统节气,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也就是初伏的开始。夏至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而“庚”日则是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一种,每10天循环一次。从夏至到入伏,大约需要经过30天左右的时间。
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时长
“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都有固定的时间长度。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而中伏的时长则根据夏至与立秋之间“庚”日的多少而有所不同。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那么中伏就是10天,整个“三伏”时长为30天;如果有5个“庚”日,那么中伏就是20天,整个“三伏”时长为40天。
以往的“三伏”情况
从2015年起,连续7年的“三伏”都是40天。例如,2021年的“三伏”从7月11日开始,至8月20日结束,历时40天。而2022年的“三伏”同样从7月16日开始,至8月25日结束,也是40天。
如何计算数伏的日期
要计算数伏的日期,可以参考“夏至三庚”这个口诀。就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计算,这一天就是初伏的第一天。例如,如果夏至是6月21日,那么从6月21日开始往后数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的开始。
数伏的气候特点
数伏期间,天气炎热,高温多***,是全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这段时间,人们要注意防晒、补水,避免中暑等高温天气带来的不适。
数伏的结束与伏后天气
数伏结束后,暑热逐渐消退,天气开始转凉。古人有云:“新凉直万金”,形容伏后天气的宜人。而“三伏”的结束,也意味着夏季的炎热即将过去,秋天的凉爽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