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天悯人,悲天悯人的拼音

2025-03-06 20:29:26 59 0
悲天悯人:时代悲歌与人民情怀

1.成语溯源

“悲天悯人”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时代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慨。在《争臣论》中,韩愈以“悲天悯人”来形容那些对社会腐败和人民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的先贤。

2.成语含义

悲天:指哀叹时世的艰难,对天命或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悯人:哀怜人们,关注人民的疾苦,体现出一种深厚的同情心。

“悲天悯人”整体上,是指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展现出一种对时代和人民的关怀。

3.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忧心忡忡、愁肠百结,这些词语都表达了深沉的忧虑和对现实的不满。

反义词: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这些词语则体现了一种对现实的不关注和对个人幸福的追求。

4.成语用法

“悲天悯人”作为一种联合式成语,可以用作谓语、定语、状语,用来形容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民的痛苦。

5.示例引用

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悲天悯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唐代大臣阳城,以“悲天悯人”的情怀解决了邻里纠纷,体现了他的清廉和仁爱。

6.成语背后的故事

唐代文人韩愈在《争臣论》中批评阳城为官“不作为”,实则是在***那些只顾个人安乐而不关心民生的官员。阳城也因为这篇文章,改变了作风,开始关注民生,体现了“悲天悯人”的精神。

“悲天悯人”是一种关注时代、关心人民的情怀,是对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深刻反思。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弘扬这种精神,关注民生,关爱社会,为实现美好未来而努力。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