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6信息泄露事件揭秘
近期,12306平台的信息泄露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小编将深入分析此次事件,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和防范措施。1.360浏览器抢票软件的安全性
在此次事件中,360回应称,360浏览器抢票软件具有业界最严格的安全防护机制,从未发生数据泄露情况。通过对网上公开传播的超13万条12306用户数据进行调查分析,此事与360没有任何关系。
2.第三方平台抢票导致信息泄露
日前,有网友反映自己的12306账号出现了陌生乘客的购票出行信息,还无法删除,怀疑自己的信息遭到泄露。据国内媒体报道,铁路部门表示,这是由于部分旅客此前通过第三方平台抢票时填写了12306平台的账号、密码,致使第三方平台拿到这些信息后,擅用旅客账户帮他人抢票。
3.骗子诱导下载A并开启屏幕共享
第二步,骗子以“验证”账户信息、购票记录等幌子诱导受害人下载视频会议A并开启屏幕共享,要求提供银行卡号或接受“屏幕共享”。
4.诱导转账,骗取钱财
第三步,随后,以“转账验证账户安全”、“刷流水确保理赔通道畅通”等幌子套取交易验证码、诱导转账或通过“屏幕共享”获取交易信息,最终转走资金实施诈骗。
5.个人信息泄露的常见情境
从现实情况来看,个人信息泄露的常见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不安全的网络连接。公共Wi-Fi虽然方便,但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公共Wi-Fi网络通常缺乏加密保护,黑客可以轻松截取用户在网络上的数据传输,从而获取敏感信息。尤其是在进行网购、网上银行等操作时,使用不安全的网络连接风险极高。
6.铁路部门优化12306手机客户端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为更好满足学生旅客出行需求,近期,铁路部门对12306手机客户端进行优化,针对学生购票环节推出了“学生预约购票服务”与“学生出行需求采集”功能。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铁路部门对学生群体的深切关怀,也是铁路服务智能化、人性化的重要体现。
7.“内鬼”泄露个人信息
在相对松懈的管控下,“内鬼”们掘出了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最大的“内”洞。实际上,被贩卖的个人信息价格在几毛到几元一条不等,60多名涉案人员,涉案总金额20多万元,所得并不多。但如不依法追究,他们就是“纯赚”,只有重拳打击,才能让其“血亏”,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去尝试。
8.防范措施
针对个人信息泄露,以下是一些防范措施:
尽量不要在公共Wi-Fi环境下进行敏感操作。
使用复杂且独特的密码,并定期更换。
对于不明链接和A,要保持警惕,避免下载和安装。
关注官方信息发布,了解最新的安全提示和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