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今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部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法典,共7编、1260条,涵盖了从总则到侵权责任的各个方面,旨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
1.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部法典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2.民事行为能力《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这意味着未成年人虽然具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但在法律上仍需法定代理人的支持和监督。
3.民法典颁布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由*********签署第45号***令公布。这部法典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4.民法典的宣传与普及山东省郓城县检察院检察人员在参加该县2024年“民法‘典’亮美好生活”暨“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中,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民法典知识,让民法典更加深入人心。
5.民法典的重要变化《民法典》的88个重要变化中,第一编总则涉及的重要变化包括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立法目的。这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深入人心。
6.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民法典》自起施行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经济活动都能从里面找到答案。这部法典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民事法律规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7.民法典的编纂历程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等民事法律规范的整合。这一过程历时多年,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部法典的颁布和实施,将为我国民事法律关系提供更加明确、系统的规范,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发挥重要作用。让我们共同关注民法典,学习民法典,让民法典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法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