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利率,高利贷利率不能超过多少?
在我国,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法规较为严格,旨在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遏制高利贷的蔓延。以下是对高利贷利率相关知识的详细介绍。
1.民间借贷利率最高限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第二次修正)》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以当前一年期银行贷款年利率3.45%为例,民间借贷年利率不得高于13.8%。这意味着,双方约定的利率应在此范围内进行协商。
2.***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专家指出,双方最终确定的利率是不能超过***人民银行同一时期公布的金融机构同级别贷款利率的四倍。对于超过4倍的利率,就可认定为高利贷的情况。
3.逾期利息和违约金限制
《指导意见》规定,出借人根据约定同时主张逾期利息和违约金,只要逾期利息、违约金之和不超过按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4倍计算出的利息,即可得到法律保护。
4.合法银行借款年化利率
根据法律规定,合法的银行借款年化利率最高为24%。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那么超出部分将不被法律保护。
5.实际还款期限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借款人的实际还款期限不足一年的,应当按当事人约定的利率计算利息;实际还款期超过一年的,应当按照年化利率进行计算。
6.高利贷的定义
超过36%的实际年利率即月息超过3分,就可以认定为高利贷。例如,两名犯罪嫌疑人在没有从事金融业务资格的情况下,向他人出借资金,要求借款人支付高达1000%-2130%的年利息,远远超过法律规定,涉嫌非法高利放贷。
7.放高利贷的次数
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就可以算作放高利贷。
8.借款到期后续期的计算方式
借款到期后又续期的情况,应当按照续期时的利率进行计算。
高利贷利率的界定较为明确,我国法律对高利贷行为有严格的限制和打击。借款人在签订借款合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利率在合法范围内,以免陷入高利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