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的思考
文学教育,作为一种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过于强烈的教诲愿望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可能并不合适。小时候,尤其是小孩子们接触文学作品,如唐诗、宋词,国内国外的经典之作,应当注重其艺术性和趣味性,而非功利性。
网络文学与纯文学
鲁迅文学院王祥老师指出,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学,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人建构自己的生命。人类的使命,天大地大不如人类的繁衍最大,而最好的文学就是使人类繁衍,不断构建爱情。与此相对,按照纯文学的标准,《三体》虽然反“人文”反“人性”,但在更高的维度上、更宏大的现实中思考,超越了国族的局限,具有世界文学的特征。
纯文学的永恒价值
经典的文学作品,因其写前人之未写,后人之未就,而成为永恒。网络文学和纯文学都承载着这样的价值。尽管当下纯文学作品可能不受大众追捧,但其经典之处不容质疑。随着纯文学对自身的探究以及对网络文学的审视,纯文学必能在坚守中不断改革创新,成为流行后的经典。
纯文学杂志的魅力
最近收到几期《北京文学》,读来如痴如醉。作为一个写作14年的人,真心建议大家在有空的时候,一定要多读读纯文学杂志。它带给你的格局,不是一般的书籍所能比拟的。纯文学杂志是文学爱好者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纯文学的坚守与创新
纯文学作家上榜人数逐年递增,这反映了“90后”作家主要以青春文学登上文坛,纯文学无论是创作质量还是受重视程度都略低一些。纯文学对作家的成熟度要求更高,这也是其独特之处。如今,纯文学作家们正更多地与“00后”打交道,他们的作品在“00后”眼中,是那些温暖的小故事,是那些长久流传的畅销书。
纯文学与流行文化
在流行文化盛行的当下,纯文学的地位似乎有所边缘化。纯文学的价值并未因此而减弱。正如《朗读者》与《诗刊》等节目所展示的,纯文学依然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纯文学与流行文化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纯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纯文学从古到今,都是小众文化。唯一的例外,是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有过一段短暂的,但畸形的小辉煌。如今,纯文学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充满了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纯文学必将在传承与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