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的意思,什么叫乌合之众的意思

2025-02-24 15:14:05 59 0
乌合之众”这一成语,源自古代,用以形容一群毫无组织、纪律散漫的人群,如同乌鸦聚集一般,虽众而不强。它不仅反映了人群的某些心理特征,也揭示了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

1.成语的本义与出处

乌合之众原义是指像乌鸦一样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没有组织纪律的人群。

成语出处最早见于《东观汉记·公孙述传》:“今东帝无尺土之柄,驱乌合之众,跨马陷敌,所向辄平。”

2.成语的衍生典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中提到:“归发突”,这里的“突”即指乌合之众,形容那些临时聚集、没有纪律的士兵。

3.成语的心理分析

群体心理:“乌合之众”反映的是群体心理的一种现象,即在群体中,个体容易失去自我意识,受到群体的影响,表现出冲动、盲目从众的特点。

例子:小明是一个内向害羞的孩子,但在演唱会中却能大声欢呼,这种在群体中的勇气如果被煽动,可能会变得盲目和冲动。

4.历史背景与社会现象

历史故事:“乌合之众”这一成语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些现象,也揭示了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心态。

知识分子观点:古斯塔夫·勒庞在其1895年的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提到,乌合之众往往是愚昧无知的,数量越庞大,就越愚蠢。

5.现代社会的应用

社交网络与新闻传播:在现代社会,社交网络和新闻传播的透明度使得人们的信任危机愈发严重。《乌合之众》一书为我们呈现出了人群行为的复杂性。

群体特征:《乌合之众》一书中提到,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且具有同一种心理特征的人群。

6.群体心理的负面影响

牺牲智商与是非观念:当个体融入群体中时,为了获得认同与归属感,往往会抛弃是非观念,甚至牺牲智商。

冲击力论述:《乌合之众》中最具冲击力的论述之一指出,当个体融入群体中时,为了获得认同与归属感,往往会抛弃是非观念,甚至牺牲智商。

7.民族区域自治与“三个离不开”

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三个离不开”思想内容: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乌合之众”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背后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群体心理和社会现象。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