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穷而后工,文章穷而后工停顿
“文章穷而后工”这一说法,源于古代文人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它强调了文学创作中的艰辛与成就之间的紧密联系。小编将从“文章穷而后工”的内涵出发,探讨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具体体现,并深入分析“文章穷而后工停顿”这一独特现象。
二、停顿的种类
1.句间停顿
句间停顿是指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以及语调的抑扬。在文言文中,句间停顿往往以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为标志。
例如,《世说新语·德行》中的“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句间停顿有助于读者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2.句内短暂停顿
句内短暂停顿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确定的语气停顿。在文言文中,句内短暂停顿有助于强调某些词语,使句子更加生动。
例如,“夫”、“盖”、“凡”、“故”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出现在句首,起到引出问题和表达敬意的作用。
三、文言文断句的技巧
1.主谓宾结构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在文言文中,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例如,“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一句,主语是“管宁华歆”,谓语是“共园中锄菜”,宾语没有出现。
2.虚词断句
通读大意后,找虚词。该语段中可置于句首的有“以”、“夫”、“则”、“而”、“故”、“于是”,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根据虚词断句的规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
例如,“夫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句首的“夫”起到引出问题的作用,句末的“也”表示肯定语气。
3.特殊字断句
句首关联词有“虽”、“既”、“故”、“而”等。在明显带有标志性的词之后,也会停顿。如“曰”、“云”之后一般会有直接引语,需停顿;“哉”多指感叹的语气,后须停顿。
例如,“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句中的“曰”后需停顿,表示直接引语。
“文章穷而后工”强调文学创作的艰辛与成就之间的紧密联系,而“文章穷而后工停顿”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现象。通过对文言文断句技巧的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