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囊活素微信,记者曝光发囊活素骗局

2025-02-23 19:58:22 59 0

近日,一款名为“发囊活素”的微信产品引起了广泛关注。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这款产品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骗局,令人堪忧。

1.产品生产与销售

第一步:生产者设立生产窝点,大量生产含有有***有害成分的无外包装减肥、壮阳产品胶囊,并通过网络向全国批发销售。

2.代理商定制外包装

第二步:代理商购得减肥、壮阳产品胶囊后,定制外包装,成立多个微商团队,通过微信、淘宝等方式将虚假包装后的有***有害产品销往全国。

3.微信营销与虚假宣传

第三,发动网络攻势,“微信课堂天天洗脑,碎片化时间精准营销”。许多骗局通过电视广播广告、营销平台视频等引流,再通过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进行一对一诱导。

4.***支持下的宣传

媒体走访发现,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社区提供场地的养老站,有的摆放着多台“按摩仪”“洗脚盆”,几位老人正在体验免费理疗的“居家养老服务”,玻璃柜里展示着多种保健食品,借助***支持力推的项目进行宣传。

5.伪科普与消费者误导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伪科普”如同迷雾,悄然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健康领域。许多消费者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很容易被这些虚假信息误导。

6.消费者案例

90后魏媛媛近期就深陷这样的困境之中——家中的保健品堆积如山,从补钙强骨到健脾养胃,父母满怀憧憬地尝试,坚信“营养补充,多多益善”,却不知对“伪健康”信息进行甄别,存在重重隐患。

7.法律法规与维权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2010年第12期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公告(总第60期)”中,南京中科药业有限公司的“中科牌爱特胶囊”、“中科牌番茄红素胶囊”、“中科牌甲尔胶囊”等被曝光存在虚假宣传。

8.骗局维权难

“‘坑老’骗局中最难维权的是流动性欺骗,很难找到投诉主体。”一名基层市场监管人员告诉记者。以往的流动性欺骗一般在线下进行,比如利用街头义诊,由数人假扮成医护人员推行。

“发囊活素”微信骗局再次揭示了保健品市场的乱象。面对如此众多的骗局,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切勿盲目追求健康。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严惩违法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