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匆匆》阅读解析
①泪潸潸:指的是眼泪止不住地流淌的样子,常用来形容悲伤或感动到极点。
②茫茫然:形容人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常用来描述人在面对困境或未知情况时的心理状态。
2.《匆匆》选文第1段中“他们”的指代
在《匆匆》选文第1段中,“他们”指的是时间。作者通过这个代词,将时间拟人化,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文中的比喻句
文中的比喻句为:“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这句话将时间的流逝比作从手中溜走的日子,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时光的无情。
4.文章体裁及作者
《匆匆》是一篇散文,作者是现代作家朱自清。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5.文章问题思想
文章问题思想为珍惜时光。作者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写,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呼吁人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奋斗。
6.及修辞手法
为:总分总。文章开头提出问题,接着详细描写时间流逝的踪迹,最后全文,强调珍惜时光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方面,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7.文章教学设计及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问题思想,感受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8.文章阅读理解题
1.短文中的“他”指的是光阴,全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匆匆》阅读答案:
1.去枯谢
2.有关系。用燕子有再来,杨柳有再青,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反衬日子一去不复返,引出下文写日子匆匆过,应好好珍惜的意思。
3.是按时间顺序,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来铺叙日子匆匆过的。
4.既能形象地表达过去的日子的消失的无情,又能引起读者对时间流逝的警醒。9.《匆匆》课文原文
《匆匆》课文原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以下是《匆匆》课文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日子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来。”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