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
1.成语起源与释义
触目惊心,汉语成语,拼音:chùmùjīngxīn,起源于唐代韩愈的《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视觉感受,更是一种心灵深处的震撼。
2.成语举例与用法
成语“触目惊心”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环保宣传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触目惊心的图片,展示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以此来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在这些图片面前,人们往往会感到震惊,从而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3.反义词与近义词
“触目惊心”的反义词有“司空见惯”和“习以为常”,这两个成语都表示对某种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不再感到震惊。而近义词则包括“惊心动魄”、“怵目惊心”等,这些成语都有类似的情感表达,都强调了视觉与心灵之间的强烈冲击。
4.相关成语解析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诚惶诚恐: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怵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情况后心里感到震惊,与“触目惊心”意思相近。
胆战心惊:形容十分害怕,强调内心的恐惧。
骇心动目:犹言惊心动目,形容非常惊骇。触目伤怀:心绪低沉的景物触动
1.成语起源与释义
触目伤怀,汉语成语,指看到眼前的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看到家庭败落、亲人离别等令人心伤的情景。
2.成语举例与用法
在文学作品中,触目伤怀常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在鲁迅的《背影》中,作者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展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家庭败落的伤感和无奈。
3.相关情感表达
“触目伤怀”与“粉身碎骨”、“昂首挺胸”等成语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强调的是内心的悲伤,而后者则表达了坚强的意志和勇气。
4.成语应用场景
在现实生活中,触目伤怀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无论是面对亲人的离世、朋友的背叛,还是目睹社会的种种不公,都可能让人产生触目伤怀的情感。
通过以上对“触目惊心”和“触目伤怀”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成语不仅是对视觉冲击的描述,更是对内心情感深度的挖掘。它们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成为了汉语成语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