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设想”是一个深具寓意的汉语成语,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负面情况的担忧,还体现了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这个成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深入人心,成为了形容事态严重、后果难以预料的常用语。
1.成语解释
不堪:不能设想:对未来情况的想象、推测
“不堪设想”意味着事情的结果无法想象,通常用来形容事情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这种表达方式充满了对未来的悲观预期,常常用于警示人们面对潜在的风险和危机。
2.成语出处
清·曾国藩《复吴南屏书》:“纵使十次速灭,而设一次迁延,则桑梓之患,不堪设想。”
曾国藩在这段话中运用“不堪设想”来形容如果事情处理不当,后果将极其严重。这体现了成语在历史上的应用,以及它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映。
3.近义词
不可思议、危如累卵、凶多吉少
这些词语都与“不堪设想”有着相似的含义,都用来形容事情的结果难以预料,通常指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4.反义词
相安无事、安之若素
与“不堪设想”相对,这些词语表达的是事情平静无波,没有出现严重的后果。
5.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指消极方面的事
在句子中,成语“不堪设想”通常作为谓语,用来表达对事情结果的担忧和否定。它也可以作为定语或补语,强调事物的严重性。
6.成语造句
一、如果放掉这个大土匪,就等于是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
二、幸好恋人放电没有雷击放电那么厉害,否则的话,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富兰克林
三、假如发生了核战争,后果如何,简直是不堪设想。
四、千万不能因颜面问题去不正规的性病门诊就诊,否则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五、仓库里堆满了棉花包,万一失火,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些例句展示了“不堪设想”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从社会问题到个人行为,都体现了成语的广泛适用性。
释义:不堪:能;不能想象,指事情会发展到很危险的地步。
成语“不堪设想”通过“不堪”和“设想”两个词的组合,生动地描绘了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灾难性结果的担忧和恐惧。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