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字,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汉字,其拼音为dù,起源于甲骨文,历经演变,成为现代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杜”字的起源、意义以及丰富的组词。
1.“杜”字的起源与发展
杜,拼音dù,最早见于甲骨文,其甲骨古字形是“土”在左,“木”在右。这种布局象征着杜梨树的生长环境,即土壤与树木的紧密联系。发展到金文后,字形开始变为“木”在左,“土”在右,这种变化体现了汉字书写的演变规律。
2.“杜”字的含义
杜字本义是一种木本植物,即杜梨,棠梨。在古代,杜梨树因其果实味涩可食,被称为“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用途广泛。
3.“杜”字的引申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杜”字的含义逐渐丰富。它不仅指代一种植物,还引申为“利用土木筑堤防洪”等义。在***思想上,杜还表示“过头思想和行动”,如“杜派”、“杜倾”等。
4.“杜”字的组词
杜字的组词十分丰富,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组词:
1.杜绝:意为完全阻止或消除。例如:“我们要杜绝浪费,节约资源。”
2.杜塞:意为堵塞或封闭。例如:“河水泛滥,道路被杜塞。”
3.杜梨:指杜梨树,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可食。例如:“我家院子里种了一棵杜梨树。”
4.杜门:意为闭门不出。例如:“他因为生病,已经杜门多日。”
5.杜撰:意为虚构或捏造。例如:“这部小说的情节都是杜撰的。”
“杜”字,一个看似简单的汉字,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甲骨文到现代汉语,杜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意义和用法也日益丰富。通过学习“杜”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汉字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