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拼音版

2025-02-21 23:47:57 59 0

望月怀远,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拼音版

1.诗歌背景介绍《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被誉为中秋佳节赏月的经典之作。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亮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2.诗意解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无论身处何方,此时此刻都能共同欣赏到这轮明月,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有情人怨恨漫长的夜晚,整夜都在思念对方,展现了诗人对亲人思念的深切。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熄灭蜡烛后,月光更加明亮,诗人披衣感受露水的滋润,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思念的氛围。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人表示无法将这轮明月赠予远方的亲人,只能期待在梦中与他们会面,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团聚的渴望。

3.诗句解析

海上生明月: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景象,大海与月亮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天涯共此时:诗人通过“天涯”一词,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遥远思念,而“共此时”则强调了尽管相隔遥远,但此刻的月光却是共同的。

情人怨遥夜:这里的“情人”并非指情侣,而是泛指对亲人有着深厚感情的人,他们怨恨漫长的夜晚,因为夜晚的寂静更加凸显了对亲人的思念。

灭烛怜光满:熄灭蜡烛后,月光更加明亮,诗人对月光的怜爱之情油然而生。

4.诗歌影响《望月怀远》不仅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佳作,也成为了中秋节文化的一部分。每当中秋佳节,人们都会吟咏这首诗,以此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5.与其它相关诗词的比较

《中秋对月》唐·曹松:这首诗也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亮,但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这首诗则通过描写桂花和月亮,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6.诗歌韵律分析《望月怀远》的韵律优美,符合五言律诗的要求。每句五个字,平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7.诗歌在现代的影响《望月怀远》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现代被广泛传颂。许多文艺作品,如电影、电视剧、歌曲等,都曾引用这首诗,用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以上对《望月怀远》的详细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张九龄对远方亲人的深厚情感,以及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