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这个成语,源于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贤人柳下惠的故事,意指在面对诱惑或挑战时保持冷静、不被动摇。它不仅形容了男子在两性关系上的高尚作风,更是儒家思想中男女授受不亲理念的生动体现。
1.成语释义“坐怀不乱”意指男女相处时,即使是女子坐在怀中,男人也不会有非礼的行为。后用来比喻男子在与女子相处时作风正派。
2.成语出处成语“坐怀不乱”出自战国·荀况等《荀子·大略》:“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
3.典故故事柳下惠,原姓展,名获,字禽,食邑柳下,私谥为惠,故又称柳下惠。据《左传》记载,柳下惠在春秋时期鲁国担任士师,以讲究礼节著称。他曾将因屋漏而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但没有发生非礼行为,成为“坐怀不乱”的典型。
4.柳下惠的品德柳下惠在鲁国权臣臧文仲执政期间,因坚持“以直道事人”的原则而被多次撤职,但他并不因此羞愧,反而以“不羞污君”的态度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5.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男女授受不亲,男人不应重于女色,而女人也不应该勾引男人。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正是对这一主张的最好诠释。
6.成语的用法“坐怀不乱”在句中多用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褒义。例如:“他真是位坐怀不乱的君子。”
7.成语的传承“坐怀不乱”这个成语自汉代以来已经广为传颂,成为形容男子高尚品德的重要成语。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赞扬那些在两性关系上作风正派的男子。
8.柳下惠的历史形象柳下惠在历史中不仅以其“坐怀不乱”的品德著称,还因其坚守儒家思想,不为名利所动而受到尊敬。他的形象成为后世人们追求高尚品德的楷模。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柳下惠”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道德理念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道德底线,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