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原文及翻译,野望原文及翻译八年级上册

2025-02-21 18:27:35 59 0

《野望》是唐代诗人王绩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皋薄暮时分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小编将深入分析《野望》的原文及译文,并结合八年级上册的相关内容,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读。

1.词句注释

(1)东皋(gāo):地名,位于今山西省河津县,是诗人隐居的地方。皋,水边地。

(2)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迫近。

(3)秋色:秋天的色彩。

(4)落晖:落日的余光。

(5)犊:小牛。

(6)禽:鸟类。

(7)采薇:采摘野菜。

2.原文解读

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解读:这首诗的开头描绘了诗人在东皋薄暮时分所见的景象。他站在东皋高地,眺望着四周的景色,心中却感到迷茫和无依。树木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晖。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他的身旁。他与这些人都互不相识,只能长歌怀古,怀念那些采摘野菜的日子。

3.译文解读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互注视,却互不相识,我只能长歌怀古,怀念那些采摘野菜的日子。解读:这首诗的译文表达了诗人在东皋薄暮时分所见的景象和他内心的孤独。诗中的“东皋薄暮望”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时间,而“徙倚欲何依”则表现了他内心的迷茫和无依。诗中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而“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则描绘了乡村的生活场景。

4.八年级上册相关内容

在八年级上册的教材中,这首诗被选为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了解到唐代诗歌的韵味和意境,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野望》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东皋薄暮时分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感受诗人的情感。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